资产管理处按照“深化改革求发展,科学管理增效益,优质服务树形象,以人为本抓关键,拼搏进取创一流”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创新方法,推动资产管理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精细化,促进学校的和谐、快速发展,为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而努力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提高处室人员的政治思想和政策理论水平,坚持学理论、议大事、谋发展、出成效,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
在一系列思想文化建设活动中,资产管理处结合工作实际,以思想改造和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工作为目的,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加强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学习型处室建设
1、根据“三个一”学习制度的精神和要求,资产管理处要求每位工作人员结合本职岗位认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以及先进的管理工作经验,采取网上学习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拓视野,提高境界,找出差距,明确目标任务,提出措施办法,并定期集中讨论学习,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2、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根据业务需要和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设备资源配置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现有设备资源开放和自制仪器设备推向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调研活动、计算机房配置状况和学生拥有计算机情况、教学行政用房及生均座位数情况、实验技术队伍现状等专项调研。上述调研活动对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开源节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推进学科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探索适合我院实际的现代大学资产和实验室管理新模式。修改和完善了《资产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实验室实验员管理考核制度》、《实验室师生设备操作管理守则》等,进一步提高了我校资产和实验室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同时,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政策研究,施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下一步将结合学校实验平台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适时出台,为促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条件。
二、以学校发展目标为纲,以服务教学为本,任期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1、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稳步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本届班子成立以来,资产管理处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了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拓宽了资产清查范围,细化核实了固定资产的各项数据信息,建立了固定资产年度清查制度,顺利完成了各项报表上报工作。
2、建立了高效运行的立体化、网络化资产管理机制,提高了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水平。坚持“向管理要资源,向管理要效益”。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促进了项目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根据专业调整,结合实验室效益评价结果,及时调配实验用房。在现有房产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及时解决了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学生生活、活动以及各类评估检查活动用房,保障了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3、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功能,教学用计算机从机房——实验室辅助教学设备——学生硬件实验设备,加强技术设备维修工作,校外与设备生产商签订维修保障条款,实行公司维修人员住校办公制,及时解决设备维修问题。校内实行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补贴办法,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维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维修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维修队伍初具规模,保障了校内设备正常运行。加强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设计并试运行了设备报修维修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维修的信息化管理。
(二)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
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实验平台体系,实验室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实验室规章制度进一步科学完善。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高度,建立了实验室与设备的效益评价体系,开展了年度实验室与设备的效益评价活动。建立了实验室文安全卫生评价体系标准,按学期开展实验室文化建设与安全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实验室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和效益评价体系,并形成了定期评估奖励的机制。
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搭建校内实验、实训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注重效益”的原则,加强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规划建设。
借助省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注重资源整合,启动并落实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中、机电加工实训中心、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实训中心实验等平台,整体推动我校实验室条件建设,为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提供实践平台。加强了实验室的内涵建设,全面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按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加强资源整合,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实验室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成果、运行及管理机制、设备与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建设,强化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落实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建设和更新改造,重点扶持招生数量多、学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着力解决新上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全面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践提供条件保障。
3.做好新校区实验室建设规划工作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组织相关教学单位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制定了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本着“突出优势学科、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充分调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成建设,开放共享”的原则届时,我院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4.实验室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员素质稳步提高认真调研国内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新举措新办法,结合我校实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技术立项、自制实验仪器、召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实验队伍评优等措施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型实验技术成果,有的项目已经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的学生在“挑战杯”、“拓普杯”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多人次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效果良好。截至目前共开展实验技术立项97项,结项6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通过开展实验技术研究工作,使实验技术队伍业务水平、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稳步发展。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认真讨论,完成了反映我校实验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满足需要的实验技术队伍。
5.实验室开放管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工作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种样的指导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开放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以训练其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主;对于高年级学生,可重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积极鼓励倡导各教学实验室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外向学生开放,建立实验室开放记录与评价体系,在每年的仪器设备效益评价工作中加以考评。
(三)严格招标采购程序
采购工作效率和效益继续提高本着“优服务、铸和谐、强能力、严规范、重发展、争效益”和研究,扩大了招标范围,增加了信息发布力度,严格了招评标工作程序,使招投标工作更规范、有序、快捷。实施监督与执行分开的原则,加强招投标关键环节的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了项目合同执行监管和组织验收工作,建立起了廉洁、高效的物资采购、供应体系,确保了项目质量,提高了采购工作效率和效益。我们不断研究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招标工作程序,使这项工作逐渐规范和成熟,达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节约资金的目的招标工作。
资产管理处